第153期名家会客厅: 道可“道”--老子其人其书其道
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、“上善若水”、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”……说到这些,您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“紫气东来,一位白须老者骑着青牛缓缓地走近你”的景象。围绕着老子有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:孔子曾问道于他,其母怀八十一年而生,而其骑青牛西去,于函谷著书;庄子师承于他等等。与老子神秘相伴是其伟大的思想,老子主张 “无为”,以“道”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。《老子》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,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,并能由对立而转化,是为“反者道之动”,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”。又以世间事物均为“有”与“无”之统一,“有、无相生”,而“无”为基础。而他亦关心民众,曰“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”、“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”、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”等。
本期“名家会客厅”特邀重庆大学何跃教授来为大家讲述《老子其人、其书、其思想》,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老子。
道可“道”--老子其人其书其道
本期“名家会客厅”,我们有幸的请到了重庆大学公管学院的何跃教授来为我们讲述《老子其人、其书、其道》。何教授从老子其人、《老子》其书和《老子》之“道”进行解读,让我们在层层迷雾中看到了一位清晰的老子。
非同寻常的老子
老子(前571年左右—前471年左右),姓李名耳,字伯阳,春秋时期楚国苦县(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)厉乡曲仁里人。老子又名老聃,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,所以被称为老子;另一种说法是,古“老”和“李”同音,有老姓,而无李姓,称学识渊博者为“子”,因此,人们皆称老聃为“老子”。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,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吏(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),这使得老子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文献和有学问的人。
与老子相接触的人中有一位不得不提,他就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。公元前523年,孔子在弟子南宫敬叔的陪同下拜见老子,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,非常高兴,教授之后,又引孔子访大夫苌弘。数日之后,孔子向老子辞行。老聃送至馆舍之外,赠言道:“吾闻之,富贵者送人以财,仁义者送人以言。吾不富不贵,无财以送汝;愿以数言相送。”孔子顿首道:“弟子一定谨记在心!”
回到鲁国,众弟子问孔子见到老子后的感想时,孔子道:“鸟,我知它能飞;鱼,吾知它能游;兽,我知它能走。走者可用网缚之,游者可用钩钓之,飞者可用箭取之,至于龙,吾不知其何以?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!吾所见老子也,其犹龙乎?学识渊深而莫测,志趣高邈而难知;如蛇之随时屈伸,如龙之应时变化。老聃,真吾师也!”
神奇的《老子》
周敬王四年(公元前516年),周王室发生内乱,老聃蒙受失职之责,受牵连而辞旧职。于是离宫归隐,骑一青牛,欲出函谷关,西游秦国时,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(关令尹喜),一日夜晚,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,忽见东方紫云聚集,其长三万里,形如飞龙,由东向西滚滚而来,自语道:“紫气东来三万里,圣人西行经此地。青牛缓缓载老翁,藏形匿迹混元气”。关尹早闻老聃大名,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?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,夹道焚香,以迎圣人。
关尹正欲下关查看,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,倒骑青牛而来。老者白发如雪,其眉垂鬓,其耳垂肩,其须垂膝,红颜素袍,简朴洁净。关尹引老子至官舍,请老子上坐,焚香而行弟子之礼,恳求道:“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!圣人者,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,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。今汝将隐居而不仁,求教者必难寻矣!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?关尹虽浅陋,愿代先生传于后世,流芳千古,造福万代。”老聃允诺,以王朝兴衰成败、百姓安危祸福为鉴,溯其源,著上、下两篇,共五千言。目前流行的《道德经》分为上下两册,共81章,前37章为上篇道经,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。全书的思想结构是:道是德的“体”,德是道的“用”。上下共五千字左右。
老子在海外传播甚广。早在唐朝,玄奘法师就将《老子》译成梵文,传到印度等国。从16世纪开始,《老子》就被翻译成了拉丁文、法文、德文、英文、日文等。19世纪初欧洲人深入研究《老子》,20世纪四五十年代,欧洲出现60多种《老子》译文,德国哲学家黑格尔、尼采,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等对《老子》都有深刻的理解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,在世界文化名著中,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《圣经》,其次就是《老子》。凭借仅仅5000余言的《老子》,老子被美国《纽约时报》列为全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。
老子之道
何教授通过傅伟勋关于老子的诠释,即道体、道原、道理、道用、道德和道术(从道原到道术的五个层次也可以合成“道相”),向我们解读了老子的道德经。
何教授用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,有名,万物之母。”“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”“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”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等一一解读了何为道体。何教授并将老子与古希腊哲学家阿拉克西曼德进行了比较,还将老子与西方唯物论和唯心论进行比较。何教授认为,老子即非唯物,也非唯心,而是两者皆有之。
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可以较好的诠释道原。除此之外,老子的论述与《易经》(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),也有相通之处。
道理与道用,即为道的规律及其表现。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”“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”等佳句,向人们阐释了何为道理与道用。
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”“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善者吾善之;不善者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吾信之;不信者吾亦信之;德信。”“修之於身,其德乃真;修之於家,其德乃馀;修之於乡,其德乃长;修之於邦,其德乃丰;修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。”等阐释了老子的道德。“道德”即“得道”,属于实践理性,道德源于个体的自觉,目的是通过符合“道”或“大道”的行为来不断地完善自我。老子要求人们舍弃浅薄虚华,守住敦厚淳朴;与其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,与其宣讲仁、义、礼,不如引导人们回归敦厚淳朴。
“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常使民无知、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”“勇於敢则杀,勇於不敢则活。”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”“故大国以下小国,则取小国。小国以下大国,则取大国。”此为老子的道术。道术的终极目的是治国,但是,现在很多人解读老子的道术为阴谋,但何教授从另一面,向我们解读了老子的“以正治国”。
意犹未尽的道
最后,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,何教授又向我们简要的介绍了庄子四则经典的语言故事,庄周梦蝶、浑沌之死、疱丁解牛和鼓盆而歌。
道的深渊绝非短短的两个小时可以道尽,但是这两个小时,却给了我们一次美妙的“道”之旅,最后何跃教授还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相关的问题。
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
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
2014年6月22日
附件:
无